- 首頁
- 民文
- English
- 網(wǎng)站無障礙
- 舉報
- 登錄
黑龍江發(fā)布成果轉化改革攻堅方案


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測試水稻對不同化合物的反應。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攝
記者7月4日從黑龍江省科技廳獲悉,《黑龍江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攻堅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發(fā)布。今年,黑龍江將系統(tǒng)構建高校院所成果轉化制度體系,力爭實現(xiàn)職務科技成果全部賦權超200項,催生科技型企業(yè)100家,帶動企業(yè)融資突破2億元,從根本上重塑科技成果轉化生態(tài)。
據(jù)了解,《方案》以7項突破性改革舉措直擊科技成果轉化核心堵點,旨在打破長期以來制約科研成果落地的“不敢轉、不願轉、不會轉”困局,為科研人員打通“名利雙收”的轉化通道。
針對高校院所普遍存在的科技成果國資管理僵化、審批流程繁瑣、專業(yè)化技術轉移人才短缺等痼疾,《方案》開出精準“藥方”:打造“一站式”服務體系,簡化內部成果轉化審批流程,將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路徑壓縮至最短﹔在職稱評定體系中增設技術經(jīng)理專業(yè)序列,破解技術轉移人才職業(yè)發(fā)展瓶頸﹔通過建立盡職免責制度,明確“勤勉盡責、未謀私利”情形下的容錯邊界,為科研人員鬆綁減負。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全面推行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權,從此前的“先出成果再考慮轉化、先轉化后獎勵”轉變?yōu)椤跋荣x權再一體化推進成果創(chuàng)造和轉化”的激勵模式?!斗桨浮饭膭罡咝T核凑障仁褂煤蟾顿M方式把科技成果許可給企業(yè)使用,採取“零門檻費+階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等方式轉化成果。
為確保改革落地見效,《方案》首次設立科技成果轉化指數(shù)評價體系,以技術合同成交額、技術合同成交額貢獻率、新生成企業(yè)、轉化重大科技成果等指標,形成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指數(shù),每年以省委科技委辦公室名義發(fā)布。這一“指揮棒”將直接倒逼機構提升轉化效能,形成“以轉化論英雄”的鮮明導向。
黑龍江省科技廳成果轉化一處處長周昊說,此輪改革旨在通過制度重構和機制創(chuàng)新,讓科研人員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態(tài)度從“被轉化”轉向“要轉化”,真正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價值在轉化中彰顯、科研人員在收益中獲益”,為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振興注入科技動能。(記者朱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