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拿著手機,都在做什么?
打電話、發(fā)短信、刷微博、發(fā)微信、玩游戲,可以說,“手機依賴癥”目前成為大學生群體的集體癥候。終日手不離機,甚至在上課時也不例外。
針對這一現(xiàn)象,浙江財經大學經濟與國際貿易學院2013級經濟1班自發(fā)提出“無手機課堂”倡議。課前把手機收到課桌固定的一個位置,讓學生安心地上課。
30個學生25個表示有手機癮
一天至少充電3次
走進教室,自覺把手機關機或者靜音,整齊地排放在最前排的課桌上。13級經濟1班的學生開始實驗“無手機課堂”學習已經一個星期了。
跟著一堂課下來,記者發(fā)現(xiàn),同學們聽得都很認真,幾乎每個人都有做筆記,還時不時地和老師互動。大家都全神貫注,課堂氣氛也很是活躍。
“剛把手機交上去還真不是滋味,總覺得掉了什么似得。”林同學是該班的一名女生。她坦言,過去上課每5分鐘她都會不自覺的看一下手機,然后就會打開微信把朋友圈刷一遍,看看線上好友的最新近況!笆謾C依賴癥”的癥狀她全有。
“一天下來,我的手機至少要充電3次。如果手機落在寢室,還會回去拿,上課更是隨身帶著!绷滞瑢W說,手機在身邊,如果是她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課,她不會看手機,而是認真聽課。如果是不感興趣的公共課時,就拿出手機玩游戲。
坐在一邊的李同學表示自己的情況也差不多,知道這個習慣不好,會影響聽課,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我們這是不是上‘癮’了?”李同學憋著嘴說,他希望通過參與學院的這個活動能把這個習慣改過來。
記者在這個班級里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一個班級30個學生,25個以上表示對手機都有“癮”,“沒了手機會感覺和世界失去聯(lián)系”,“有事沒事都會想看看手機”是記者在采訪學生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聲。
“每每看到學生在課堂做低頭族,講課的激情也沒了。”剛剛下課的專業(yè)課吳老師說,以前他站在講臺前認真投入地上課,而下面學生卻在刷微博、逛淘寶,心思根本不在課上,更別說與老師的互動。
吳老師說:“現(xiàn)在學生課間可安靜了,課間十分鐘沒有人出來透氣的,基本上都坐在教室里玩手機。哪怕是挨著坐的兩個同學,也是低頭各自在玩手機。同學之間,有時候明明可以當面交流的,他們都會通過微信對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