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專家建議
理化生權重應大于外語 實驗操作應計入總分
高考方案到底怎么調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南財邱寧老師傾向于3+1+選測!跋MM一步改變高考學科文化統(tǒng)考中重文輕理的格局。建議在江蘇高考語、數(shù)、外三門學科文化統(tǒng)考中增加一門學科,即將原選修測試科目(文科必選歷史、理科必選物理)改為文化統(tǒng)考學科。若仍維持08年方案框架,局部僅作微調時,建議將原選修測試科目折算為具體的分數(shù)計入投檔分,將等級與投檔分這兩個篩選門檻化合二為一,根治兩者之間由于不匹配所致的招錄矛盾。”此外,他認為要改變江蘇 “男生危機”現(xiàn)象,在高考方案上還要酌情考慮理科較文科難學的實況,讓科學(理化生)的權重大于外語的權重,物理單科統(tǒng)考成績大于120分,外語單科統(tǒng)考成績酌情減少,并增加物理、化學、生物動手實驗技能的操作考核,折合成一定比例以附加分的形式計算到文化統(tǒng)考總分中去,讓自然科學得以合理強化,跳出過分倚重外語而弱化專業(yè)教育的怪圈,又提高了文化統(tǒng)考總分,減少了江蘇所特有的高考分數(shù)密集的扎堆現(xiàn)象,還有利于高校拉開分數(shù)選拔優(yōu)質生源。
邱老師建議:將本科高招平行志愿由3個院校志愿增加為5個,有利于降低考生“自由可投”的平行志愿落選狀態(tài),有利于增加考生進檔的幾率,從而使放在A院校志愿的“沖一沖”為“沖兩沖”等。另外在省考試院門戶網(wǎng)站上建議增加公布藝術類排名,提高藝術類填報志愿的透明度,并對普通類排名分數(shù)段情況能提前公布,且最好能細化為文理科一分段統(tǒng)計表,以減少填報志愿過程中的不確定度。并盡可能地延長第一階段填報志愿的峰值時間,緩解屆時考生看不過來、高校忙不過來的矛盾與狀況。
不要怕走回頭路 “3+小綜合”最為理想
在采訪中,記者也聽到另一種聲音,認為無論是“3+1+選測”還是“3+2”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08方案的矛盾,但還沒有完全化解!暗谝环N方案,其實并沒有完全消除等級與分數(shù)不匹配的問題,若一名學生四門分數(shù)考得再好,而完全有可能因為選修科的等級不理想,就與理想中的高校失之交臂,二是聚集效應,就是哪門選修科目容易得高等級,學生選得就越多,這與當初設計的學生知識多樣化的初衷相背離。也就是說,這種方案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08高考方案的內在矛盾,但并沒有完全解決!币晃桓咝U猩芯繉<曳治稣f,“第二種方案是干脆取消選測等級,這個方案的問題是,考試內容不一樣,而在錄取時卻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科學性與公平性都沒有得到體現(xiàn)。第二,若這種方案實行,考生肯定會一窩蜂地去選容易得高分的科目,畢竟在錄取時分數(shù)是硬道理。某一門試卷的難度較大,選這門科目的學生就有種吃虧的心理,容易引發(fā)不穩(wěn)定因素!边@位專家認為,實行“3+小綜合”是比較合理的一個選擇,即理科為:語數(shù)外+物化生綜合,文科是語數(shù)外+政史地綜合。一方面可以降低學生的負擔,另一方面體現(xiàn)出高校選材的科學與公平。“我們既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也不能害怕被說走回頭路而放棄更好的選擇,一切衡量的標準是科學與公平!边@位專家表示。 (記者 張琳)
(責編:實習生 左纖麗、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