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_亚洲精品综合久久_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禁奧令讓培訓機構遭遇轉讓季 消費者利益或受危害

2013年03月20日08:02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機構仍在盈利中,現尋愛心人士轉讓”,2013年開年,網絡上便出現了很多培訓機構轉讓的信息,而這種轉讓往往是悄無聲息地帶著學生一起轉讓。業(yè)內人士稱,近年來,教育培訓業(yè)跨年度收費早已非常普遍,而培訓行業(yè)的這種無約束的轉讓,則大大增加了學生和家長的風險。同時,大量機構出現轉讓,說明受到“禁奧令”和“減負令”及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校外培訓機構新一輪市場洗牌已經開始。

  □現象

  大量培訓機構網上轉讓

  早在2013年初,已有教育界人士在網上提醒家長,要注意培訓機構出現倒閉、轉讓的情況。記者注意到,從2012年底開始,各類交易網站上開始出現大量的“培訓機構轉讓”的信息,有很多還標注著“盈利中”。近日,在一家交易類網站中,搜索“培訓機構轉讓”,便達到了56條之多,而2013年發(fā)布的帖子就有34個。在這些準備轉讓的機構中,以中小學培訓類機構為主,轉讓費也從十幾萬到上百萬不等。

  朝陽區(qū)西單商場十里堡店附近的一家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也在網上發(fā)出了轉讓信息。輔導班的李老師說,他們的輔導班開在小區(qū)外的底商,已經開辦了5年,主要輻射小區(qū)周邊的學生,有3名固定老師,目前在校的學生有30多人。“如果轉讓的話,完全不用發(fā)愁師資和學生的問題”。李老師說,他們新開設的鋼筆字速成班也在轉讓的范圍內?偟霓D讓費用為15萬元。轉讓費包括了學校設備、營業(yè)執(zhí)照、房租押金、學生資源等。問及轉讓的原因,李老師說,是因為自己較忙,無暇顧及輔導班,才會轉讓。

  除了中小學培訓機構外,托管班、早教機構也都在轉讓的信息中。海淀西三旗建材城東路一家名為“愛多寶貝”托管班的負責人楊先生說,自己經營托管班有一年半的時間,有兩名固定的老師負責教授英語、舞蹈等內容。楊先生特別強調,目前在托管班有60到70個學生,可以連同學生全部轉讓。而位于三里屯SOHO的一家家庭早教中心的市場人員也在網上貼出了轉讓信息。這位王姓的工作人員介紹,由于老板要去國外生孩子,無法照顧店里,只能將這家500多平米的店面轉讓。工作人員說,雖然只開了半年,但是已經搭建了教育和教學體系。新的老板可以將課程體系、學生等全部接手。

  記者注意到,在轉讓信息中,多標明了“品牌少兒英語培訓機構轉讓”、“朝陽成熟培訓機構轉讓”、“知名培訓機構整體轉讓”……相當數量的機構都打著“一定會盈利”的旗號,同時,再三強調,可以連帶學生一起轉讓,但是到店看場地的時候要小心,避免讓學生和家長知道。

  □業(yè)內看法

  私下轉讓危害消費者利益

  業(yè)內人士朱女士表示,在培訓行業(yè)內,“近幾年的此類轉讓已經變得跟美發(fā)店轉讓一樣了”。

  朱女士說,一般培訓行業(yè)都會連帶著學生一起轉讓,完全不會告知家長和學生。雖然為了避免風險,家長會選擇知名度較大的培訓機構,“但家長們不知道,有的機構即便是有著10年的口碑,老板至少也換了6次”。

  她說,大部分培訓機構都有跨年收費的問題。因為培訓費每年上漲,機構為了吸引老學員,便建議家長一次繳納2至3年的學費。這樣對機構來說,既穩(wěn)定了生源,又迅速回籠資金。“但是作為家長,錢交出去了,培訓機構一旦出現問題,就不好找了”。她說,通常,機構在轉讓期間,學生和家長都沒有知情權。“即便新的老板承諾不會發(fā)生變化,但是,通常都會更換一批老師和管理人員”。朱女士說,教學質量是否會有變化,課時是否和以前一樣等都成為問題。

  □深度分析

  禁奧令是機構轉讓主因

  對于今年的培訓機構形勢,記者采訪了一家大型培訓機構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培訓機構普遍遭受了困境。對中小型培訓機構來說,主要原因是北京對奧數的打擊力度非常大,同時,還有學校給孩子減負的要求,這對中小型培訓機構的打擊非常大。很多人因為看不清市場而紛紛轉讓或者倒閉。他表示,目前,市場上至少八成的培訓機構是與奧數掛鉤,與升學掛鉤。

  此前,很多機構的小升初培訓業(yè)務火爆。業(yè)內人士稱這與現行的升學途徑有關。他說,目前,小升初除了電腦派位外,還有4個途徑:學校推優(yōu)、特長生、共建生和點招。點招主要是參加一些學;蚺嘤枡C構的“坑班”,然后參加奧數、英語等考試后,進入名校。

  這位負責人說,由于禁奧令的出臺,使得這些小型的機構幾乎沒有生存空間,加上逐年上漲的成本,也直接導致很多機構面臨著倒閉或轉讓。

  成本顯著上升令利潤降低

  這位業(yè)內人士表示,對于大型的教育培訓機構而言,憑借此前積累的口碑,加上多方面發(fā)展,雖不會因禁奧令而元氣大傷,但由于目前經營環(huán)境的嚴峻,也讓很多機構變得沒有那么樂觀!皩τ谝恍┐髾C構來說,很多在今年打出的口號都是不盲目擴張,盡量擴大生源!彼f,近來房租、師資和推廣成本都直線上升,使得利潤空間降低!叭绻潞灧课葑赓U合同的話,房租漲幅在15%到20%都非常正常。雖然課程價格也在上漲,但是漲幅還是低于成本的漲幅,這也使很多人不愿意再從事培訓行業(yè)”。

  “現在想開一個普通的培訓機構,沒有100萬很難辦起來,而且想快速收回成本也很難。”該業(yè)內人士表示。

  據悉,目前一些大機構為了節(jié)約成本,已經采取了“裁員”的策略,如新東方便提出裁員1000人的消息,引起了業(yè)界關注。

  不具教學資質令行業(yè)無序

  多位業(yè)內人士均表示,目前教育培訓機構轉讓都過于隨意,事實上,相當數量的培訓機構都不具備教育培訓的資質。

  業(yè)內人士朱女士說,進行教育培訓類招生,嚴格意義上,除了營業(yè)執(zhí)照外,還需要有教委頒發(fā)的辦學資質!熬臀业牧私猓2010年后,教委就沒有審批新的資質。現在很多單位要用資質,就只能去別的機構借用。一個資質的價值已經達到了上百萬”。目前,大部分的培訓機構都是以公司名義注冊,并沒有辦學資質。這也給學生的課外輔導帶來了風險。此類轉讓也顯得更加無序。

(責任編輯:許博、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