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_亚洲精品综合久久_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學“藝”的旅程

徐悅邦
2016年11月17日07: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湯雨松和他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張文宇正在設計服裝。
 。▓D片由受訪者提供)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當談到出國學習藝術的初衷時,不少學子稱留洋學“藝”是希望自己對藝術能有更深的理解與把握。

  方翔曾就讀于倫敦藝術大學溫布爾登藝術學院,學習美術專業(yè)。當談到為何出國學藝術時,他說:“我是一個有理想主義情懷的人,夢想是成為一名油畫藝術家。油畫作為起源于歐洲的外來畫種,國內大多數藝術院校對它的理解并非是‘原汁原味’的。所以我有時不禁思考:國外的藝術家現(xiàn)在是如何創(chuàng)作油畫的?他們的畫法是繼承傳統(tǒng)、還是有一些新的發(fā)展呢?抱著解決這些疑惑的想法,我決定到國外留學。我本科與碩士的學習分別在安徽省和云南省,這兩個省的博物館與畫廊相對偏少,這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是個不利因素。”

  劉玲(化名)現(xiàn)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學習圖片攝影專業(yè)。臨近畢業(yè),她正為出國留學做準備。她說:“國外知名藝術院校的教授大多是業(yè)內著名的藝術家,而我們學校的講師有些甚至才剛從學校畢業(yè),教學經驗相對缺乏。我曾在國外的藝術院校上過暑期班,那兒的教授會在課后布置許多相關的閱讀資料!淙唬渌匀弧俏覀兩罨瘜λ囆g理解的必要態(tài)度,而我們學校更多地停留在攝影技術的教授上。我之所以選擇出國留學,是希望自己能夠在不同的藝術環(huán)境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藝術的魅力恰在于多元的生活體驗。不斷接觸多元化的藝術觀念有助于學子保持“靈感”。國外院校的藝術創(chuàng)作理念和教學方式與國內存在著不小差異。學子稱,通過留洋學“藝”,他們能感受到不同的藝術氛圍,進而能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藝術創(chuàng)作。

  方翔說:“相對而言,歐洲藝術院校的導師更重視創(chuàng)新,關注學生的想法,即便是一些非常新奇古怪乃至夸張的創(chuàng)意都會得到鼓勵。他們很少會給學生的創(chuàng)作評定好壞對錯,而更傾向于以討論的形式和學生交流:‘你的這個想法很好,但一定要繼續(xù)做下去。我會用各種方式支持你的’;而國內的藝術院校則更注重傳承,藝術作品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分出優(yōu)劣。導師經常會說:‘你這個作品不好,應該這樣畫才好’。”

  張文宇現(xiàn)就讀于英國金斯頓大學,學習時裝專業(yè)。她說:“國內的藝術教學比較‘規(guī)矩’,以課程為導向,只要乖乖地按老師的要求做即可。而金斯頓大學的時裝專業(yè)采取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導師會嘗試著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想法。并且教學更注重實用性,比如:因為時裝設計最終是要面向市場的,所以我們學院鼓勵學生平時就多找實習。我會嘗試著與一些公司進行商業(yè)合作,設計出符合他們公司風格的服裝!

  “英國的藝術氛圍非常濃厚,民眾熱愛藝術,藝術素養(yǎng)普遍較高。比如:英國脫歐當天,倫敦國家美術館內依舊人來人往。有許多人在藝術作品前仔細端詳,大人給孩子講藝術作品背后的故事……這些小細節(jié)令我非常感動,使我堅定了藝術發(fā)展的道路。”方翔說,“我們學校的導師關心的是你‘畫什么’,更關注作品背后的創(chuàng)作想法;而‘技法’則是次要因素,即‘怎么畫’對他們來說并不太重要。國外的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時非常注重自身作品的社會功能,而非閉門造車。他們在創(chuàng)作時會緊密地參與到社會進程中來,只充當匠人的角色,做得像、細節(jié)巧妙并非是評判藝術作品的唯一標準。國外有不少藝術家希望自己能夠站在知識分子的角度去思考社會,關心受眾對自身作品的觀感及其所產生的社會影響。這些感悟是我留洋學‘藝’最大的收獲。”方翔補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當談及在國外學習藝術的生活時,學子提到最多的一個詞便是“充實”。

  湯雨松現(xiàn)就讀于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學習油畫專業(yè)。他說:“列賓美術學院可以說是整個圣彼得堡乃至俄羅斯課業(yè)最繁重的一所學校。從早畫到晚是我留學生活的常態(tài),并且由于持有列賓美術學院的學生證就能免費參觀俄羅斯所有的博物館,所以每個周末我都會待在市區(qū)的博物館里。我的留學生活雖然單調,卻非常充實!

  但堅持走藝術的道路并非易事,學子會面臨多方面的掣肘。“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件不斷挑戰(zhàn)創(chuàng)造力的事,每次創(chuàng)作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zhàn)。遇到挫折是很常有的,我們有時會因此而否定自己,產生放棄的念頭!眲⒘嵴f。

  方翔說:“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遇到駕馭不了的內容是很正常的。但依舊得硬著頭皮往上趕,我經常會因此走入死胡同中。而且我還需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用藝術謀生。我希望能夠成為全職藝術家,但對于怎么與市場對接很擔憂,害怕找不準切入點,所以我先找了一份能夠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過渡一下!

  盡管面臨著不少難題,學子依舊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道路充滿信心。方翔談到了自己對于出國學“藝”的理解:“出國學習藝術就像往土里埋一顆種子,當時可能并未發(fā)芽,但卻已經影響到個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在這期間,需要悉心照顧、耐心等待它的發(fā)芽,假以時日,它有可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責編:趙英梓、林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