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_亚洲精品综合久久_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中學特級教師解析語文學習如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2013年11月12日09: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學特級教師解析語文學習如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最近,北京市出臺了新高考的方案,2016年開始,語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這意味著語文學科地位進一步上升,這是否意味著語文考試的方向也會有相應的調整呢?根據有關部門的說法,語文考試的內容方向會有一定變化:“語文學科要加強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考查,充分體現語文的基礎性和作為母語學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內容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系;發(fā)揮語文學習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個性發(fā)展!

  說到獨立思考,我想起在網上讀到的一篇美國SAT考試的滿分作文。SAT考試是美國學術潛能測試的別名,美國高中生在申請大學時,大多需要提供這個成績,相當于中國的高考。這篇作文,按照中國標準肯定不能得滿分,因為它沒寫完。一篇沒有完成的作文,按照高考作文“結構完整”的評分標準,別說得滿分,很可能連高分都得不了。

  這篇“不合情理”的滿分作文寫了什么?它對民主就應該是多數人做主的看法提出了質疑,因為民主也可能造就多數人對少數人的迫害或者傷害,并提供了有說服力的論據。文章所涉及的問題,在當今美國乃至世界具有很大爭議,一個高中生敢于涉足這個領域,并能夠有理有據、清晰準確表達與主流認識不同的看法——質疑民主的缺陷,體現出的不僅是勇氣,更是高人一等的見識。作文無結尾之“瑕”,掩飾不住有創(chuàng)見之“瑜”。

  耶魯大學校長萊文先生說:“對學生來說,就是要對任何事情都提出質疑,不管是你從這個學校的老師,還是從同學那里學到的,或者是你從書上讀到的。第二點是學習,雖然你應該先提問題,但是你需要學習讀書,得到更多的信息來回答這些問題,努力學習。最后獨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學會如何獨立的思考!

  為了檢測學生是否具備進入大學學習的潛質,在SAT作文試題中,獲得滿分的評分標準之一是:“有效而富有洞察力地發(fā)展作者自己的觀點,表現出杰出的批判性思維,清晰地使用恰當的事例、推理,以及其他證據證明自己的立場!

  如果我們預設思想的禁區(qū),“不準這樣想”,“不準那樣講”,那么,就很難有真正的獨立思考。什么是獨立思考?我以為,它是一種在沒有任何思想禁區(qū)前提下的思維素養(yǎng),這種思維素養(yǎng)包括以下特點:抓住中心思想和議題;判斷論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判斷推理的質量和邏輯的一致性;察覺出那些已經明說或未明說的偏見、立場、意圖、假設及觀點;從多種角度考察合理性;在更大的背景中檢查適用性;評定事物的價值和意義;預測可能的后果等。語文高考是語文教學的指揮棒,以考定教是教學客觀現狀,而語文教學之所以一再被詬病,顯然,跟語文考試內容和導向有直接的關系。

  過去,語文考試常被指變態(tài)。比如,作者本人閱讀了自己的作品后回答“作者的意圖是什么”的問題也會答錯,作家考語文不及格等等,語文考試淪為坊間的笑料。其實,這樣的指責不都是公平的。固然試題中的填空、選擇等客觀題型有改進的余地,但不應該從根本上否定閱讀理解文本作者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這一類題型存在的必要性。畢竟,通過閱讀考查學生在邏輯分析、推理判斷等方面的能力,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的標準,也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體現。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推理能力、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層含義,則是學生必備的閱讀技能。

  那么,語文考試中的閱讀題問題出在哪里呢?首先是設問過于瑣碎和刁鉆,一道選擇題可能讓語文組的老師做出四個不同的選項,這屬于命題水平的問題,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而閱讀理解題型中真正難以改變的,是命題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考查。閱讀能力,既包括對作品的深度解讀,也包括對其批判性的思考。但我們的閱讀題,極力回避批判性閱讀,把閱讀題局限在了玩味意境、推敲語句的狹小格局中。

  在批判性閱讀能力的考查方面,國外的考試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例如,2011年AP英語綜合性閱讀題。該題圍繞“本土膳食主義”,提供了7篇閱讀材料,分別從不同的立場、角度和領域去闡述人們對這一事件的看法,其中還有一組經調查得到的食品消費供應鏈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表。學生在處理這些紛繁復雜的閱讀材料時,必須具有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并且能對材料背后的假定與觀點加以分析、理解,然后再根據題目要求,組織素材,論證自己的觀點。

  此外,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能夠引發(fā)出學生對社會和生活的各種思考,促使他們養(yǎng)成對現象的觀察力和對問題的敏銳度。而綜合性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傾聽多種聲音,有助于他們養(yǎng)成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立足事實與證據解決問題,以及規(guī)范引用文獻的良好習慣。

  這樣的閱讀題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語文教學的視野,以至于我們把這樣的題目看作非語文。于是,我們的教學和考試就像棄婦一樣,抱著發(fā)黃的“語文味兒”照片顧影自憐。

  (魏勇作者為中學特級教師)

(來源:中國青年報)


社區(qū)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