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推新政,家長依然熱衷擇校
2013年廣州中考“指標到!闭叩某雠_,把原本準備開心過寒假的初三學生攪得“咯咯亂”,有家長在教育局和市府門前通過各種途徑表述了自己的訴求,他們反對新政的突然來襲,要求取消或延遲推行。家長到了這個時候原本就壓力大,情緒會不穩(wěn)定,時刻記掛著孩子的成績,一心希望孩子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沒想到政策的巨大變化,令他們措手不及,他們連續(xù)幾天的訴求上訪大家都能理解。但,即使家長的訴求改變了“指標到!边@一政策實行的時間,教育公平的問題就解決了嗎?
“指標到!敝皇遣饢|墻補西墻?
先從中考“指標到!钡某踔哉f起。其目的是為了促進教育公平,讓那些生源相對較差的學校也能有上名校的機會。這一新政的出臺,對教學質量較差的學校起到了一定的照顧傾斜作用,表面上看,推進了教育公平,但實質上卻是以犧牲好學校中等成績學生的利益來滿足一般學校好成績的學生的利益(這句話說著拗口,主要是復雜的政策,就不解釋那么多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教育不公平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原越秀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數(shù)學科冼德載老師說:“廣州基礎教育的不公平已積重難返,很難一時根治。”早在20年前,廣州就采取電腦派位的方式來保證小升初生源的均等,起初那幾年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育財政投入不足,唯有重點扶持部分學校來提高升學率。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兩極分化嚴重,好學校更好,差學校更差,教育不僅沒有達到公平,反而進一步拉開了差距,以致?lián)裥3娠L,造成今時今日的局面,F(xiàn)在的“指標到!迸c其說是為了促進教育公平,不如說是拆東墻補西墻,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滿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爸笜说叫!边h遠不能滿足
家長對于優(yōu)質學位的需求
“指標到!钡牡诙䝼目的是緩解如今日益嚴重的“擇校熱”,希望減輕小學生因升學而增加的負擔。“擇校熱”是如何形成的?因為各學校差距大,好的學校,如育才實驗,“近幾年的中考平均分都能上廣雅”,如此誘人的升學率,也難怪每年吸引了四五千人去爭搶那稀有的270個優(yōu)質學位。廣州每年參加小升初民?嫉膶W生有四萬人左右,但民辦初中一共才四千個左右的學位,10:1的錄取比例,看著都恐怖。
家長為將孩子送去名校,前期不惜勞心勞力勞財送孩子去各種補習班,即使考上了,也不惜交昂貴的擇校費和學費。如今“指標到校”,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擇校熱”,但大部分家長擇校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升學率,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一個學風好、師資過硬、硬件設施齊全的環(huán)境里學習。這樣看來,“指標到校”遠遠不能滿足家長對于優(yōu)質學位的需求,不管有無指標,依然有那么多家長擇校,擇校問題依然嚴峻。
升學率成為政府政績
學校圍著升學指標轉
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總是解決不了教育公平問題?導致教育不公平的根源是什么?
冼德載指出,教育公平最本質的問題就是讓教育回歸其自身的規(guī)律——讓不同的人都能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政府不要拿教育當作政績來炫耀!”長期以來,升學率都作為地方政府的政績,于是,很多學校并不是真正用心地教育每一位學生,而是圍著教育局下派的升學指標轉,完成任務的學校就能獲得更多的財政補助。
政府更重要的工作不是炫耀升學率,而是把各學校的差距拉平,這才是促進教育公平。導致學!柏毟粦沂狻钡年P鍵原因是教育投入的嚴重不足。據(jù)了解,2012年廣東省對教育的財政投入僅占GDP的2.57%,低于國家4%的平均水平。教育投入的不足,讓資金的天平向少部分學校傾斜。如果對于教育的補貼是按生均補貼下派到學校而不是按照學校的等級來下派到學校,那對于教育的均衡會起更大的作用。
政府對教育的補貼夠了,不讓校長背升學指標了,校長和老師們才能依照教育的規(guī)律去教育每一個孩子。冼德載說:“每個校長都應該是教育家,要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去管理學校,形成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公辦學校的定位應該是普通基礎教育,讓所有適齡的孩子可以得到最基礎的教育;而民辦學校的定位應該是特色教育,即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提供給有特殊需求的家長和孩子去選擇!
也許,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才能真正緩解目前僧多粥少的小升初“擇校熱”,也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
名詞解釋
指標到校
近日,《二〇一三年廣州市中小學招生考試工作意見(征求意見稿)》公布:從今年開始,廣州所有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含通過初期督導驗收的創(chuàng)建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將拿出30%的優(yōu)質學位,按照人頭比例,分區(qū)域分派到廣州市內(nèi)所有初中(含民辦學校);有多個校區(qū)的示范性高中,將按校區(qū)分配指標計劃,分配比例亦為各校區(qū)招生計劃人數(shù)的30%。(何寧 實習生 李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