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剛剛高中畢業(yè)的葉興旺,選擇了回到大山,背負起鄉(xiāng)村的希望,被大家稱為“汪來九式”的鄉(xiāng)村教師,先后獲各級“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教師”“、先進德育工作者”等稱號,2011年教師節(jié)被評為“全省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光榮稱號。2012年勞動節(jié)被評為“安徽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低嶺是祁門縣交通最不發(fā)達的自然村,村民祖祖輩輩過著靠山吃山的日子。鄉(xiāng)里多次選派進低嶺教學點的教師,都因無法忍受惡劣環(huán)境、艱苦條件而出山。1983年9月,眼看著低嶺教學點面臨關閉、孩子面臨失學,葉興旺,主動請纓到低嶺,當起了民辦教師,月工資23元。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低嶺。(葉興旺挑教材回學校途中在路邊休息)
葉興旺是低嶺教學點唯一的一位老師,校長、主任、教師一肩挑。每到新學期開學時,葉興旺總是起大早扛著扁擔,來回走幾十里山路,一頭汗水把教材從鄉(xiāng)里挑回來。他這一挑就是三十多年,背壓得有些駝了,鞋子也不知磨破了多少雙,那根跟隨他多年的扁擔被磨得油光發(fā)亮。鄉(xiāng)親們都親切地稱他“扁擔老師”。(挑教材回學校的途中)
正月里 葉老師挑教材回學校
偏僻山區(qū)學校的工作環(huán)境艱苦、辦學條件簡陋。上課沒有教具,他就地取材自己動手制作;學生的課桌凳壞了,他當起了修理工;教室漏了天花板脫落了,他自己翻漏、釘天花板,窗戶沒有玻璃無法抵擋冬天刺骨的寒風,他就買來塑料薄膜蒙起來。(開學前,葉興旺把孩子們的桌椅擦干凈,準備第二天上課)
葉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參加課外活動
葉老師在祠堂里給學生們上課
30年來,葉興旺教出的學生中,有20人考上了大學,其中有一名博士、一名碩士,中專生也有20人,每當自己的學生考上大學,葉老師心里比什么都高興。從低嶺走出去的學生始終不忘回報家鄉(xiāng)。學校重建時,昔日的學生葉德志主動送來了全新的課桌凳和防盜門;每學期開學時,開服裝廠的學生葉長虹都要送給母校師生每人兩套校服,還有學生給學校送來了電腦。(葉老師把自己的飯給留守兒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