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_亚洲精品综合久久_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人民網(wǎng)
人民網(wǎng)>>教育>>滾動新聞

老人暑假帶孩子?說多了都是淚!

2019年08月30日09:40 | 來源:揚子晚報
小字號

由於父母都要忙於工作,沒時間照看孩子,暑假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成了不少家庭的首選,這種方式被專家們稱為“隔代寄養(yǎng)”。 要開學了,不少父母忙著趕回老家,把孩子接回南京,或從南京的父母家接回孩子?!罢f實話,婆婆帶孩子一個暑假,我覺得孩子身上現(xiàn)在一身毛病,后面開學又要花一段時間來調(diào)整?!奔易∧暇┒共藰虻氖忻耨T女士說。不過,婆婆也非常委屈:“帶孩子不就是要他玩嗎?我們辛苦一暑假,他們反而說我們把孩子寵壞了”……

對此,教育和心理學專家提出,隔代寄養(yǎng)雖有優(yōu)越性,卻也凸顯弊端,年輕父母們應“寄養(yǎng)”有度,盡可能多地承擔教養(yǎng)重任,才可促進孩子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

上班族吐槽

祖輩溺愛是“隔代寄養(yǎng)”最大問題

和3歲多的女兒貝貝分開一個暑假,終於要去安徽老家把孩子接回南京了,家住南京河西的王女士給女兒“視了個頻”,非常開心地告訴孩子要去接她。沒想到女兒竟一臉漠然地瞥了她一眼,就直喊外婆,然后把視頻掛掉了。

家住豆菜橋的馮女士剛把4歲多的兒子從徐州接回來,便發(fā)現(xiàn)兒子十分“叛逆”:“現(xiàn)在,兒子做事情完全沒有規(guī)劃,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回老家前作息都很有規(guī)律,過了一個多月我之前的努力完全白費了!”

王女士和丈夫平時基本在國外照看生意,所以孩子從小就跟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平常在南京,寒暑假也會把孩子帶到老家去?!拔矣X得孩子可能不需要我,”王女士說,“她從來不要我抱抱,外婆離開她一秒鐘都不行?!辈贿^讓王女士擔心的,是外婆對孩子十分寵愛:“比如孩子和別的小朋友搶玩具,外婆不僅不及時制止,還幫她把玩具搞到。外公也是對她有求必應,她把腳拿到桌子上吃飯也不管?!弊孑叺摹澳鐞邸睂е潞⒆咏踊丶液蟆安环堋保芏嗍虑橐宰晕覟橹行?,不考慮別人感受?!懊看伟押⒆訌耐馄偶医踊貋恚家莺葑嵋活D才能老實?!蓖跖空f。

“留守兒童”吐槽

爸媽都在國外,我也很想他們

記者調(diào)查時還發(fā)現(xiàn),在南京,隔代寄養(yǎng)並非只是忙碌的“80后”、“90后”上班族所採取的教養(yǎng)方式。近年來,大量離婚家庭和父母在國外,導致的“留守兒童”的出現(xiàn),使單親孩子和“留守兒童”也成為隔代寄養(yǎng)方式下問題多發(fā)的“高危人群”。南京很多小區(qū)都有父母在國外的孩子,他們一般都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等孩子長到6-10歲了,能照顧自己了,父母才將孩子接到身邊?!捌鋵嵱邪謰寧蛶Ш⒆右呀?jīng)很不錯了,”市民陳女士說,他們夫妻倆都在西班牙,平時隻能把孩子直接托給保姆。在採訪中,談到“帶孩子”的問題,不少“80后”、“90后”都挺無奈。

“我媽媽在美國,我上小學就過去找他們了?!?歲的佩佩說。她的父母常年在國外,每天下午保姆帶她去小區(qū)裡玩,她都要跟別人強調(diào)她的父母,“關鍵是,也沒有人問她,她逢人就這麼說,就怕別人以為她沒有爸媽?!迸迮宓谋D犯嬖V記者。

老人也吐槽

帶孩子,反正我們怎麼做都不對

“我兒子是律師,媳婦在銀行工作,大孫子5歲了,小孫子才1歲,他們忙得連喂奶都來不及,怎麼帶孩子、陪孩子?”家住南京河西元通附近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老伴以前從事的是教育工作,在鹽城一家幼兒園當老師 ,所以對於孫子的教育,兩人本來還挺自信的,“大孫子5歲了,我看小區(qū)其他孩子都會背乘法表、會念書、會說英文,我就去書店買了書,回來教?!钡墙塘藘商?,兒子就過來委婉地跟他說,他吐字不準確,而且有些內(nèi)容教得太超前,超前教育不好?!拔也唤痰臅r候說我天天就知道帶孩子滑滑梯,教了又說教得不好?!睔獾脧埾壬惶鞗]理他兒子。

接受採訪的一些老人跟記者抱怨:“帶孩子,說我這個習慣沒養(yǎng)好,那個又沒教好,太溺愛。反正我們怎麼做都不對?!?/p>

專家觀點

相互理解很重要,要一起“與時俱進”

有心理學專家認為,研究案例表明,隔代寄養(yǎng)有兩大特點。一是“重養(yǎng)輕教”。祖輩們教育觀念陳舊,認為衣食住行就是養(yǎng)育孩子的全部,很少關注孩子早期智力開發(fā)、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二是“施教不當”。俗話說“隔代親”,老人們更溺愛孩子,容易養(yǎng)成孩子任性、蠻橫、自私等不良性格,使孩子成為家中“小霸王”的同時,可能也會使其形成孤僻、不合群、膽小怕事等人格特征。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也有教育專家認為,隔代寄養(yǎng)其實也無可厚非,關鍵是老人和子女要相互理解,雙方要“與時俱進”,不要一味指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應該清楚地知道,角色定位的明確性很重要:父母是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人,祖輩是家庭教育的輔助責任人,“所以,保持以孩子為本,不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不破壞孩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把握這個原則,每個家庭都會其樂融融?!保ㄓ浾?徐媛園)

(責編:實習生(李璐)、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